你知道吗?森林有激发孩子们潜力的魔法。7月3日,乌鲁木齐市第73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在透过云杉星星点点的阳光下,与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沿着自然观察径,缓步前行,侧耳倾听,净山净心……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了潜心观察者,志愿者,专注于森林中的自然体验。
作为天山东部国有林区环境教育基地,自然观察径贯穿不同生境,线路沿途设置标识牌和参与式环境体验装置,观察枯木,有孩子说,“枯木被分解后,土壤会变好,森林里的树会长得更好。”观察云杉的根,有孩子说,“雪岭云杉的根像章鱼。”在一块介绍“野猪走的路”但已被破坏的标识牌前,当我问“自然保护者是通过什么来判断这是野猪经常走的路?”“地上的脚印!”“还有毛!”“通过粪便!”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应接不暇。
在森林里玩“看一眼”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当中产生了一位“记忆王”,还有孩子说,“圆圆的,像蓝莓一样的东西是羊粪蛋!”
听音筒,孩子们只需要将耳朵贴在上面,闭上眼睛,安静下来,就可以享受到美妙的鸟鸣声和像海浪一样的松涛声。
“遇见一棵树”让孩子体验到了沉浸式游戏的乐趣,探索后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有孩子告诉我,他的那棵树的树皮有点儿扎手,树干像波浪一样,摘掉眼罩也一定能找到它。
当我看到孩子们认出他们的树,脸上呈现欣喜表情的样子,就像与自己的好友久别重逢。于是,每一个孩子就有了与自然深度联结的故事,就像高瑾萱在活动结束后这样写道:
“沉睡守财奴”是让孩子专注的游戏,但还是有孩子被抓住,也有孩子成功拿走了百宝箱。角色互换时,大家都要争做沉睡的守财奴。每个人都有探索未知的精神,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给予孩子们的力量吧。
自然体验后,茉白老师教授孩子们如何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然笔记,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做植物研究的科学家侯翼国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野生植物的特征和记录要点,指导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神奇的植物。
来自净山净心户外失控垃圾管理项目的吴海军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户外垃圾的危害和与我们的关系,孩子们顶着烈日、拿着专业工具专挑那些不易看见的小塑料、小瓶盖捡拾,有些孩子毫无顾忌站在一大堆混合垃圾上,专注认真地听着吴老师现场垃圾分类讲解,并坚持完成了垃圾分类的工作,当天共计捡拾分类垃圾20.4KG。
家长魏丽芳说,这次活动我感觉和以往孩子参加过的活动都不一样,很有意义,要不是这次活动,我都不知道荒野新疆、百鸟汇志愿者团队、新疆山水等在新疆做着这么有意义的工作,真的很佩服。
此次活动由阿拉善SEE丝路中心、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局、共青团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新疆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板房沟分局、乌鲁木市第73小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新疆山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丝路自然教育平台、荒野新疆、歹猫自然、林间集共同组织开展,大家以特别的方式,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