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4个月招募、筛选、众筹和准备,阿尔泰山牧区生态文化传承志愿者们的面孔变得清晰起来,虽然身份、年龄、社会背景、人生经历各有不同,但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渴望自我成长、有挑战意识、有服务精神。他们像萤火虫一样在各自的领域散发光芒,2021年7月汇聚两河源自然保护区旁边的江布塔斯村,照亮远征之路。
赵琦 书籍设计师、专栏作者 来自上海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我们总是执着于已经拥有的东西不愿抛弃,而忘记或者惰于思考什么才是真心所爱。没有抛弃,就没有新生的机会;不去寻找,就不会知道自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现在,我想抛弃城市舒适的生活,和年轻的人们一起到神州大地更偏远的地方,挑战身体与精神的极限,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富有意义的体验式教育和我对公益的热忱。
不断抛弃,不断寻找,我在找什么呢?我在找世界和我自己的:真实的模样。”
韩冰 教育实践者 来自上海
“我愿意相信将教育一词拆分为两部分,会更清晰地被理解和定义,也更易于进入实践的过程。“教”可以是一种自我的启迪,是一种发现问题的过程。所需仅是对自己所及之处、所触之物充满好奇的原动力,并使之得以持续。 “育”是一种面对问题的思考、处理、修正、调整、稳定的过程。所得将是一种成长;成长意味着可以拥有面对未知所需的勇气、面对逆境时的处变不惊、收到赞美时的冷静致谢、面对人世刻薄炎凉时的慈悲。”
上官文杰 大学生 来自贵州遵义
“因为看钱钟书老先生的书,明白关于“根”和故土的定义。而在我真正走进乡村之前,我对它仅是观望与想象。
记得第一次达到村庄的傍晚,夕阳与云彩格外美丽,像是在给我透露着关于未来的美丽际遇;与它的故事似乎就在这霞与雾之间提笔写下。那种纯粹是令人感慨和珍贵的,而与乡土的联接便从心灵上开始建立。在村庄的日子,我没有一丝焦虑、没有一丝顾忌,我回到最自然的状态做每一件事。而影响就在这不动声色间发生了。
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人走的道路是被孤独感包围的,只要“根”还在,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继续走下去。要把“根”扎得很深,才会看见自己能走多远。”
左晓露 大学生 来自湖北恩施
“公益活动是一个成本极低却可以收获烂漫快乐的事情。
2008年的夏天,父亲在河边救起一个失足落水的留守儿童为我打开公益之旅的大门,那个时候我觉得父亲是我的榜样,我长大以后也要像父亲一样帮助他人不求回报。
在大学第一次组织献血活动,第一次做志愿者,向护士姐姐请教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志愿者。
“一杯姜茶,温暖中国”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公益活动,凌晨3点当给城市环卫工人说一句:“您辛苦了喝杯姜茶暖暖胃吧”的时候我心里充满了激动。他们为社会,社会也为他们。
我喜欢公益,我喜欢那种人与人之间莫名的温暖,喜欢那种因为帮助别人而获得的快乐……”
赵峰汇 高中生 来自北京
“教育是为了成长,成长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世界。2018年参与YE青年远征的活动,也是通过那一次接触到了留守儿童,真正地去了解他们这样一个群体。与他们共事后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脆弱,也发现目前社会上对他们的报道只是片面的,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只有在真正接触以后才可以体会到。
我愿意抛弃自己老成员的身份重新出发,只带着自己的思考与经验参与进来。我愿意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位乡村儿童。2021新疆生态远征,我来了。”
崔昱 大学生 来自宁夏
“自己始终认为,青春是用来挑战的,是用来奉献的,平凡而有意义的事一定让生命的旅程更有价值。
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那些想做的事,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希望通过众筹的方式将大家的爱传递去远方。
这个年纪,需要你继续播种善良。一定要极尽自己所能及之事,让那些比你苦、比你难的人感受到这世上的阳光和美丽。这样的善良常常是播种,不经意间,就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这个年纪,要保留感恩的心。感恩的心不仅让你怜惜一沙一石、一草一木,还会让人稀释掉某种无形的压力,平抚你的欲望和斗争,更多的时候,有一些幸福的感觉也往往来自于此。”
郭文凯 大学生 来自福建
“在我看来,公益就是为社会作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类的行为。
往小的说,可以是清扫街道卫生,保持路面整洁,往大的说,也可以是去支援经济不够发达的地方,投入到祖国乡村支教的队伍中去等等…
而对于我来说,公益,是能够让我奉献我的青春,让我的人生不留遗憾的一种方式。”
倪培元 初中生 来自北京
“实际上,过去我参与过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截止至今,我已累计600多小时志愿时长。但之前参加的那些活动,很少有将生态与支教相结合的。我更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不同地域的生活与人们,感受他们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扩大自己的眼界。
未来读大学,我想选择生态环保专业,这也会成为自己事业的方向。借助本次活动机会,更好的开阔自己的想法与视野,坚定自己想法,让现在的我遇到更好未来的我,让自己再多一份责任和担当。”
王燕 大学生 来自北京
“我想要了解生活在大地上的哲学,于是从千岛湖生态村和三生谷生态村,到参与零废弃村庄活动,我看到了许多青年从原本的惯常生活中踏出,勇敢地为自己的生命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共同追寻着心中的美好愿景。那里有着开放包容的氛围,大家共同学习中国及诸多文化中古老和先进的智慧,从社群、经济、文化、生态与世界观五个维度探索建设新型生态家园的可持续道路。
那一年,我深切感受到了我们有幸置身于一个“大转折”的时代,即从工业增长社会向生态可持续的社会转折。
那一路上我遇到了太多天使一样的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那么独特,他们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我希望把自己感受过的温暖和爱的光线传递出去。”
郝婧竹 大学生 来自山东
“我喜欢走遍城市的每个角落,品味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中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生活状态让我看到人与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也让我明白在我目光所不能及的地方还有更多我还未了解的人和事,我想走进他们,去体悟他们的艰辛,感受他们的欢乐,尽我所能为他们做一些事情。
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找寻生态文化的传承,聆听自然的声音,发现生命的意义是本次生态远征的意义所在。”
程秋梓 初中生 来自北京
“的确,对于一个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的女孩而言,虽然有一直在做公益,但乡村地区孩子们的生活是我从未真切地感受过的,我一直处在舒适圈,成为阻碍我认知的墙。
生态远征项目是让我踏出舒适圈,找寻真正自我的契机,开阔眼界,丰富人生经历,重新认识自己。同时我也在思考,自己到底该做些什么,才能真正的帮助到他们?这不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应该是精神上的支持。”
姚明君 大学生 来自辽宁
“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观念,会给我带来新的角度新的思考,也是我修正自身观念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帮助那些孩子的同时,参与活动的青年也会收获潜移默化地改变,这并不单指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更是在你的思考方式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在远征中,志愿者们可以看见社会的角落,建立起对社会更深刻的认识,重塑与社会的连接,逐渐成长为有着独立思考的社会创变者。”
加娜提·娥里亚思 硕士研究生 来自新疆乌苏
“小时候在托里的玛依勒山牧场生活过,草原滋养了我的童年。如今又回到新疆读研,我深切感受到,随着在外求学时间越来越长、与家人交流变少,牧区生活也慢慢地离我越来越远,而自己对这种距离感束手无策。随着牧民开始定居,不再大范围放牧,以及城乡经济的发展,或许有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受到了冲击、牧民经济发展受到了影响等,但还是有新疆山水这样的机构、生态远征这样的项目一直在关注牧区生态文化保护传承、牧民替代生计发展,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生态远征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我回到那里直面自己的束手无策。通过为牧区小朋友开展一场夏令营活动,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我自己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突破,相信能够真切感受到哈萨克牧民参与草原保护、生态保护所蕴含的无限潜力。 ”
黄芃琛 大学生 来自广东
“参与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我看见在青年们的真诚和关怀下露出笑容的孩子们,他们的笑容应该是这个世界最珍贵的东西了!我也想走进大山,将我的快乐分给他们,我想用行动去告诉他们,我们是一道光,照入他们的内心让他们知道有人在意着他们。
想给他们最好的陪伴,给他们最好的回忆,想告诉他们要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十个人的力量是闪光的,千百个人的力量是不容小视。”
张月 大学生 来自广东
“热爱公益是我上初中之后的事,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社区服务中心报名并成功当选了志愿者。参加了很多项目,例如去线下宣传呼吁人们保护动物,去敬老院看望爷爷奶奶,去做过义卖。公益使我学会了怎样与团队合作,还增强了自己的毅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想通过这项公益活动去挑战和探索不一样的自己,收获更多的思维方式,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了解不同地区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周雪敏 数学老师 来自广东
“2017和2018年我去过一些乡村支教,看过孩子们在连窗都没有,仅靠一扇木门通风的十几平方米小房间里,剩下的是我们临时买来的几张桌子,但他们仍在不甘落后的学习。
见过留守儿童,思念父母,渴望爱的眼神,这些都拉扯着我的心灵。但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孩子学习条件比这更差,更辛苦,需要我们去了解,去帮助他们。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和孩子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你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引发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
此次新疆远行,我相信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也是我可以深入地走进孩子们心灵,了解他们,帮助他们的一次宝贵机会。”
背景介绍
“生态远征-新疆牧区儿童夏令营”是我们和YE青年远征联合发起的众筹项目,招募来自全国的志愿者,和新疆阿尔泰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青少年一起共创生态文化夏令营,期待看到生态文化保护传承更多的可能性。
本项目由我们和青河县查干郭勒乡人民政府、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青河县遨游旅游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青河县查干郭勒乡江布塔斯村委会共同开展,搜狐新闻新疆频道提供全程媒体支持。
特别感谢新疆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和北京培元公益文化讲堂的联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