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篝火堆旁,内地的小朋友和查干郭勒乡牧业寄宿学校儿童环保社团的小朋友来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大合唱。一首传唱度很高的《孤勇者》将全国各地的小朋友紧密联系在一起,给今天的篝火晚会做了一个意料之外的happy ending。
博大自然团队带着内地亲子团的游客来到查干郭勒乡江布塔斯村,体验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文化,内地孩子和儿童环保社团的小朋友共同欢度了一个美好的一天。
破冰
“大家好,我叫棉花,是新疆大量生产的农作物,来自北京,今年11岁,我的特长是打篮球。”
“大家好,我叫松哈尔,今年12岁,来自查干郭勒乡叶根布拉克村,我的特长是骑马。”
“骑马?他会骑马!”松哈尔的特长引起了现场一阵欢呼,骑马这种运动对内地孩子而言实在有点遥远,没想到眼前这个小男生居然会骑马!
“大家好,我叫德丽娜尔,今年11岁,来自江布塔斯村,我的特长是跳舞。”
“跳舞?!”现场又是一阵骚动,“妈妈,她会跳舞!”内地的一个小女生惊讶地望着德丽娜尔。
这番自我介绍大概坐实了新疆人从小会跳舞、骑马去上学的传闻。
20多个小朋友依次介绍完毕,“好多别克!我记不住啊!”内地小朋友觉得记本地孩子的名字特别难,本地小朋友也不知道记住了多少,那就用下一个游戏来验证!
姓名大PK
“当中间的帘子放下来时,双方快速说出对方的名字,如果没有说出来将被吸纳到对方的队伍中。”主持人介绍着游戏规则,听到游戏规则的小朋友们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开始回顾名字,也去主动问不认识的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溜溜!”“艾波塔!”两个小孩脱口而出!
“红豆!”“额……”好了,一个小孩被吸纳到了对方队伍。
“武星!”“阿娜尔别克!”又有两个小孩脱口而出的,顺利过关!
“额……”“嗯……”你们都到对方队伍里去吧。
两轮过后,双方的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彼此也渐渐拉近距离,熟悉起来。
《白色的树、蓝色的树》
《白色的树、蓝色的树》是哈萨克族的传统游戏,白色代表着白云和天鹅,是纯洁的象征,蓝色代表着万里无云的天空,这两个颜色深受哈萨克族喜爱。
“白色的树,蓝色的树,你们需要谁?”
“沙力恒……”
沙力恒卯足了劲儿,一头扎进对方队伍里,冲破阻碍。“耶!”他的队友们欢呼起来。沙力恒赢了,从对方拉一个小朋友回到自己队。
“白色的树,蓝色的树,你们需要谁?”
“边义涵……”
边义涵找准对方队伍薄弱的环节,一个劲儿冲过去。快到了!快到了!冲呀!哎呀,差一点点,可惜了。边义涵一脸不情愿地留在对方队伍中。
“白色的树,蓝色的树,你们需要谁……”游戏继续玩下去,直到一支队伍完全被“吸收”进另外一支。
介绍餐前礼仪
经过游戏环节的小朋友立马熟悉起来,等到吃饭的时候已经称兄道弟,自然而然坐到一起。
讲解完洗手礼仪,我们邀请牧家乐主人家的儿子保尔江为客人倒水洗手,在场的所有小朋友和大人一一洗手,并给保尔江送去“学业有成”“身体健康”“考试考满分”等祝福语。
“你们觉得哈萨克族在切肉时,刀刃冲向哪边?”
“像这样”一个内地小男孩一边说一边手刃向外比划。
“不对,我们哈萨克人切肉的时候,刀刃是冲向自己的。这里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刀刃向着客人,意味着对客人的不敬;第二种,哈萨克族传统的游牧生活非常辛苦,需要面对很多风险挑战,刀刃冲着自己是哈萨克族面对危险时的态度。”
“你们知道羊不同部位的肉给谁?寓意是什么吗?”内地的小朋友和大人都非常好奇,吃个羊肉还有寓意吗?
“我们一般把羊骨头分成13个部位,不同的部位给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比如羊头被认为是等级最高的,最有价值的部位,是特意为客人中的某位老人、有威望的人、亲家,或者是远方到来的尊贵客人准备的。耳朵给孩子吃,希望他们听话;舌头给家中女人和小孩子吃,能说会道,舌头利索;上颚有一块薄薄的肉给小孩子,希望孩子拥有优美的嗓音,唱歌好听;鼻前肉自己吃一口,然后分给在座的人,意味着大家要团结;最后把羊头递给主人,以示感谢。”
篝火晚会
晚上十点,在江布塔斯村小广场上点燃了篝火,许多当地村民也前来参与,大家一起载歌载舞,围着篝火跳黑走马、萨玛舞、兔子舞、恰恰舞。
篝火晚会的最后,环保社团的孩子们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小朋友互相赠送礼物。村里的孩子给内地小朋友每人赠送了两个羊髀石,羊髀石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玩具,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东西分享给远方来的朋友,也希望羊髀石带着自己的祝愿陪伴着新朋友。内地小朋友给当地孩子赠送了很多书、学习用品、玩具,希望这些礼物陪伴他们度过愉快的暑假。
夜深了,大家散去,江布塔斯村再次恢复宁静,孩子们伴着美好的回忆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