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巴丁阿姨的计划

      最近两次与巴丁阿姨“见面”是在我们与村里一起开会的腾讯会议室。一次是10月末黑肥皂小组发展回顾图片展 ,另一次是几天前结束的江布塔斯村“生态文化传承+旅游”线上培训会。

      会议由同事主持,与在现场会略显忙碌的状态不同,让我有了一次静静观察大家、听大家想法的机会,回忆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不禁感叹,其实他们很多人一直在传承着家乡的传统,巴丁阿姨就是其中一位。

                                                 巴丁阿姨(中)与志愿者交流

巴丁阿姨喜欢聊天,这次培训也是早早进到腾讯会议室来与我们聊家常,那天她的孙子括尔克依森也坐在旁边,当有人问孩子的名字时,她说:我的孙子2014年出生,那一年村里修了路,大家都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于是给孙子起名括依尔克森,寓意是兴旺发达的意思。

因为项目工作需要,我们在巴丁阿姨家住过一段时间,与巴丁阿姨一家也渐渐熟悉了起来。巴丁阿姨的丈夫已经去世多年,巴丁阿姨一人扛起了重担,如今儿女们都成家立业,现在和小儿子一家过,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巴丁阿姨说了算。

                                            巴丁阿姨与项目工作人员讨论黑肥皂

我想报名加入黑肥皂小组

巴丁阿姨出嫁前生活的村子有很多汉族邻居,耳濡目染,所以她的国语听说水平与我们简单交流没啥问题。我们经常和巴丁阿姨聊村里发展黑肥皂的事,给她讲为什么要动员村民参与生态文化体验活动。有一次,我们请巴丁阿姨给黑肥皂小组出主意:怎么判定一块黑肥皂好还是不好,大家有没有公认的标准。没过多久巴丁阿姨对我们说:“我想报名加入黑肥皂小组,现在我还不太会做黑肥皂,邻居家库丽汗姐姐,是个高手,可以让她来教我做。”

说学就学,第二天,巴丁阿姨就带着我们到邻居库丽汗家。当一块又黑又亮的黑肥皂摆在我的面前时,那就是我曾听说过的,把衣服放在一大块黑肥皂上搓洗,后来肥皂慢慢变小后的样子。真的不只是嘴上说说,看着巴丁阿姨准备好铁锅、羊油、撒哈尔,搭好简易灶台,又找来牛粪做燃料,在库丽汗阿姨的指导下一步步操作起来,毕竟是学做,中间也有手忙脚乱的时候。肥皂熬制好后,盛出放在一块方巾上,包裹成圆形,再拧上五六下,放置变凉后,抖开方巾,一个圆圆的黑肥皂就滚了出来。巴丁阿姨第一次学做黑肥皂,成功了!
                                              阿拉博塔(灰灰条)

有羊的地方就有阿拉博塔

5月末,我们去看望巴丁阿姨,发现她家院子里空地上长了一大片阿拉博塔(灰灰条),灰绿色,整整齐齐的,是黑肥皂的原材料植物。原来春天她在那里撒了一些羊粪,就长出那么多阿拉博塔。巴丁阿姨说:“有羊的地方就有阿拉博塔”。阿拉博塔是适宜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常见绿色植物。由于含有丰富的植物碱,这里的牧民每年8月初待阿拉博塔成熟,采集来晒干烧成灰,过滤取汁,再熬煮至水分完全蒸发后结晶成细粉状,就是植物碱,哈语叫撒哈尔,看似粗犷的黑肥皂也要把握时节,经历复杂的流程呢。巴丁阿姨为了学习制作黑肥皂真是下功夫了。
                                             巴丁阿姨给志愿者介绍花毡

暑假和我一起上山擀羊毡

巴丁阿姨今年开始给孙子做花毡了,是为孙子结婚准备的。我们惊讶这也太早了吧,她说:哈萨克传统中有“奶奶早早给孙子准备花毡”这个习俗,其实是担心等孩子长大,可能老人已不在人世,所以早点准备好,给孩子们留作纪念。

闲聊时,巴丁阿姨看我们好奇就讲起哈萨克花毡的传统:在三道海子夏牧场,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小羊羔第一次剪羊毛时,牧民会把羊毛收集起来,用细棍子敲打,不仅可以打掉灰尘,还能让羊毛变得更蓬松,接着把蓬松的羊毛平铺在芨芨草席上,卷席用绳子扎紧,几个人面对面站在席子两边往各自的方向边拉边泼水,羊毛就变成片状的的毡子,再把片状的毡子卷起来,需要几个人跪成一排卷起袖子用手臂的力量边按压边卷动,这样能让羊毡“熟”起来,变得结实,耐用,待晾干后裁剪成不同的纹样,用天然植物染料分别染成他们想要的颜色,最后再把染过的纹样拼缝在一起,就成了漂亮的花毡,这里的人都说,一张好花毡可以用一辈子。

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牧区真实的生态文化体验活动吗?听到我们这么说,巴丁阿姨爽快地说,非常欢迎想体验擀毡的游客,暑假和她一起上山擀羊毡。

暑假,为村里组织儿童影像夏令营的来自北京、云南等地的志愿者,来到村里观察牧区的居住环境,受到巴丁的热情接待,看着呈现撞色视觉美感的羊毛花毡,触摸着她家保存着的一个个有年代记忆的游牧老物件,再加上巴丁阿姨的讲述,让志愿者们对牧区传统生态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巴丁阿姨家的院子,好大

一个新的计划

在几天前结束的江布塔斯村“生态文化传承+旅游”线上培训会上,我们和村民一起讨论“在生态文化体验活动中,村民是什么角色?”“具体该怎样传播家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讲什么样故事?”等等话题,每个人都说了很多。

巴丁阿姨告诉我们:“培训那晚我想了很久没有睡着。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认识什么是牛梭子了。如果我不在了,家里老物件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夏天我想在院子里搭建毡房,把老物件都放在里面,最起码能让孩子们了解游牧的传统。如果客人和大学生来了,也可以给他们看,给他们讲。到时也让我的孩子们在一旁,知道这些老物件的名称和功能,边看边学,以后让孩子们讲给客人和大学生听。我快70岁了,想给后代留下些什么,我的孩子们也会好好保存这些老物件的。”

巴丁阿姨讲的故事,体现了游牧让草原-牲畜-人之间协同和联结的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就在牧区的日常生活里,在牧民照护牲畜的双手中,在四季转场的时间选择上……村里的很多人曾经经历过,还有很多人仍在经历着,人人都是传承者,都有动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