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反思,看到行动的背后

思考是独属于人的特质,不思考的头脑,如同一片未开垦的土地,空荡寂寥。耕耘这方土地,不断掘进思考的深度,让它丰腴起来,需要拿起反思这把锄头。

可持续社区领域实践者行动研究研习营学到反思,是分析行动的前因后果,寻找行动背后的逻辑、观念以至思想。梳理行动与思想的关系,并通过行动的改变实现对行动者自我的超越。它既是态度,也是方法,当你开始反思时,就能感受到它的冲击。

反思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

行动研究中的反思是“以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那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细致分析它们,在其中辨识自己和自己的行动,澄清那些模糊不清、摇摆不定和错误的东西”。批判性思维不是挑刺、批评,而是对我们认为理所当然、习以为常、标准正确的事情始终保持警惕。

例如我们在村里的工作,本身是一种外部干预,我们内心期望这种干预是正向,但不能因为出发点是善意的就认为行动是应该的、正确的,如果行动不到位,干预就变成干扰,甚至起反作用。因而,要对自己的行动有审慎的态度,严格审视每一次行动的目的、逻辑、方式、过程、结果,在长期的实践中有意识地训练。

批判性思维需要系统的思考才能完成,可是,个人系统思考的深度、广度非常有限,这时,阅读就成为一个借助外力促进深层思考的契机,让我们在人类历史上那些智慧的头脑的帮助下,拓展思考的尺度。

行动研究中的反思是对自我的批判

改变取向的行动研究的对象是行动者自己,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反思就开始了。例如别人说的一句话让我不舒服,反思是要问自己“为什么我会不舒服?”,而不是反驳对方“为什么你要这么说?”。当我进一步追问自己来龙去脉并认真回答的时候,自我剖析就开始了。

然而,大多数时候还是缺少自我解剖的胆量、能力和理性,似乎本能地美化和自我保护。口头上说自我反思,其实对自己怀疑不起来,更多看到自己的不得已,反思成了自我解释,或者演变为对他人聚焦的分析,解剖自己的力度和范围非常有限,不疼不痒。而且,常常停留在信息层面上的罗列陈述,没有在概念的程度进行分析,更未到达观念的领域去碰撞。

不过,自我批判中,既要追求行动的精进,又要对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内心情感保持忠实,很难。而且,处理不好可能还会陷入自我否定、回缩行动的境地。

但反思终究要回到自己,要把“我”从“我们”中拎出来,让我看到“我”,擦净粉饰,卸掉包装,像照镜子一样仔细观察自己,审视自己在行动中的目的、逻辑、态度、能力,直面自己的欲望、选择、局限、虚荣、不确定,与自己的过往对话,与内在的自我交谈,所谓灵魂深处闹革命。

对自我的批判,有时也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这大概就是行动研究中反映对话这个工具的作用,通过提问、叙事、反映、检查等,让别人帮自己照镜子,关注到那些自己看不到、看不透的情境、脉络、行动视框等,以深化自己对行动的理解。

对自我的认识是行动改变的前提

对行动反思,是不是在全盘否定我们做过的事情呢?当然不。但反思越多,对自我的认识越清晰,也越会发现自我的局限。这不是坏事,了解自我的局限性,对自我有再认识,不断积累更新,自己会愈加成熟。运用有限的认知和能力继续去行动,在行动中反映,在良好的对话关系中保持开放,反思后纠错,获得经验和知识完善行动,这个过程是必须的。

敢于自我批判是行动改变的重要一步,但这还只是起步,能不能实现自我行动的改变才是关键,这才是行动者追求的反思的终点。对行动者来说,不指向行动的改变,反思就没有价值。没有痛定思痛后的自我再认识,就未必有内心自我超越的动力,真正的改变也许就没有发生的可能。

足够深入的实践,加上足够深厚的理论学习,理论和实际联系对照的感受力才会足够深刻。加上足够深切的反思,改变的行动力才能足够深远。(作者 杨曙辉)